书籍详情

查看目录

阅读设置

加入书架

章节报错

阅读设置

主题背景

1 2 3 4 5 6

正文字体

微软雅黑宋体楷书

字体大小

|18|

页面宽度

800900100011001200

北宋社会阶级结构和赋税制度(6/7)

书名:帝国的黎明  作者:鼓元吉  字数:5313字  更新时间:2021-03-17 22:51

  【帝国的黎明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零点小说【0xs.net】

  里正、户长、乡书手——职责是替官府督催赋税。里正催收租赋,有权捕人送县鞭打;户长是里正的副手;乡书手帮助里正办理文书。法定里正由一等户轮流充当,户长由二等户充当,乡书手由三等户充当。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,贪污勒索,是官府统治、镇压百姓的凶恶爪牙。

  耆长、弓手、壮丁——其职责名义上是替官府捕捉盗贼,实质上是帮助地方政府镇压农民的反抗。耆长由二等户轮充当,弓手和壮丁由三等户轮充,一切听从耆长指挥。有时也从四等户中抽取壮丁.北宋初,地主阶级也有竞争当衙前、里正的。他们可以利用差役的机会,掠夺财物,升官发财。后来,役法日趋混乱。衙前押运官物,如有损耗,就要包赔,甚至遭到库吏挑剔成色、敲诈勒索。里正、户长催税不齐,也要代为赔垫。因而好多地主视之为负担,不愿充役。有些中小地主,特别是三等户的小地主,常常由于服差役而全家破产。

  按宋代法令规定,差役是在上户中按户等派差的。事实上,官户、形势户不服役,女户、单丁户、僧道都免役,大地主也设法逃避差役,他们都把差役转嫁到农民身上。最后,各种大小差役都由下层地主和自耕农来承担,甚至客户也有被差服役的。差役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。充当弓手和壮丁者,要自备衣装弓弩;武艺熟练者,甚至终生不能摆脱。民户逃亡,户长自己得赔纳赋税,使派充户长的人也纷纷逃走。宋代户口的逃亡现象,就是在土地兼并和差役的重压下产生的。咸平年间(公元998-1003年),蔡州(今河南汝南)就有2500家主户逃亡,使政府减少了五千三百多贯的田赋收入。

  (2)夫役又称杂徭。北宋的夫役,表面上是按丁口科差,但官户、形势户享有免役特权,已承担职役的上三等户不再负担夫役,被科派夫役的地主,也往往出钱雇人代为应役或强迫佃户代役,因此实际上,负担夫役的只是下户的自耕农、半自耕农。同时,佃农编为客户,作为国家的编民,也要按丁口应夫役。北宋的夫役其实是自耕农、半自耕农、佃农等广大农民负担的无偿的劳役。

 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