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岳飞再世,武穆称雄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零点小说【0xs.net】
第七,王安石变法、范仲淹变法,到底是好还坏?其实这个问题最考验一个人的慎思明辨,不管是宋代还是现代。在说变法本身的时候,有一点必须放在前面,就是哪怕你的新法十全十美,派一些无能鼠辈心怀恶意的一群人去能给变成恶法。所以要把好法落实成好法,配套的好官员是必要条件。可是宋朝有没有呢?毫无疑问,没有!如果都是范仲淹、王安石,估计即使不是十全十美,起码也能顺利推行。既然没有,那么即使是好法也变成了恶法,这就是为什么新法失败的根本原因。比如市易法,本来是平易市价以丰补歉的,却让那些贪官污吏变成贪腐工具。还有青苗法,初衷是解决青黄不接,就变成了强迫借贷以便多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息。还有范仲淹变法目的是想解决冗官,以便减少冗费,可是那些冗官都是白吃俸禄的,动谁谁跟你拼命,一个制度的改革变成你死我活拼命的业务,谁受得了?所以变法涉及的问题都是关乎人命触及国本的矛盾,还有后来的党争,问题更趋复杂,绝不是简单一个好坏能说清。这也就是说,对任何一个人来说,没有全面的准备,没有一整套靠得住的人马,多半的情况改变不如保持不变,这还只是从执行层面说这个问题,而到底这个变法变得合不合理,就更复杂了,没有对历史、现状、和结果的预期通彻了解,很难搞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新法出来,而王安石的新法,多半都有这个问题,这个只能在小专题中加以讨论。
第八个问题,白薯问题。岳飞会栽种白薯,彻底解决粮食问题。但是白薯从哪里来?当然是中国自产的。中国地大物博人机地理难道只是说说?这个会有专述。
第九个问题,岳飞和高宗尿不到一壶里,其来有自,不仅仅只有人品差距,还有其它一些原因,这个也会有专题另述。
第十个问题,中国汉代以后,基本趋势是各种学术流派合流和融合。合流的时候还能泾渭分明,而融合的是时候,就是主要的内容合而为一,不分彼此,比如佛道儒的三教合流,就是三教找到共同点,从此大家心照不宣求同存异,而宋朝是理学创立时期,后人有理儒合流的强烈倾向,而宋代明显不是这个想法占主导地位,而元丞相脱脱也把理学独立于儒学,另行立传。笔者认为,理学不是儒学,更大程度上是反儒学的,因为儒学通过传扬三纲五常,基本上就是任务皇上至高无上,而理学敬天,认为天的旨意高于任何人包括皇帝的意志,而天的旨意是和老百姓的愿望是一致的,这就是理学的天人一致。而天无言,行自然,众人的意愿就是天意,所以皇上必须了解和满足众人的需求,这个题目笔者会进一步思考和论述,总之理学和儒学在重大观念和实践上有根本的不同。
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