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详情

查看目录

阅读设置

加入书架

章节报错

阅读设置

主题背景

1 2 3 4 5 6

正文字体

微软雅黑宋体楷书

字体大小

|18|

页面宽度

800900100011001200

508二杨之争(2/6)

书名:隆万盛世  作者:平行空间来客  字数:4147字  更新时间:2023-02-22 00:17

  【隆万盛世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零点小说【0xs.net】

  而官缺问题的原因,则主要是因为党争和正常的官员致仕以及都察院言官的肆意弹劾。

  官员年老致仕很正常,党争引发官员落马也很正常,言官风闻奏事也很正常,只是当空缺出官职后,因为各种原因,往往在官位空缺后却不能找到合适官员去接替。

  不是没人,而是因为空出来的位置太多人去争取,结果往往无法达成一致,最后官位就一直空缺。

  明初时期,国家建立伊始,还处于建章立制的探索时期,历经战乱的士人多隐居不出,加之朱元璋对官员要求极高,愿意入仕读书人太少,所以开始执行有利于读书人的优免条例。

  而到了中后期,则基本和党争有关,一些重要职位的争斗往往会引发巨大的朝堂风波。

  缺官的消极影响也非常显而易见,它带来的办事效率过低,比如在需要解决一件事时却找不到相应的官员去办,这时对于这件事情的解决就会非常滞缓,也会引起怠政的出现。

  偶然的官缺,在一些岗位上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是正常的,但是明朝时的官缺却是长期的,这是非常不利于朝政发展的一种情况。

  可以说,从洪武朝到正德朝,大明的官员都是不断增长的,而在嘉靖朝初期,嘉靖皇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精简,但是到了嘉靖皇帝执政的中后期,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事务,官员群体很快就出现反弹。

 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