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详情

查看目录

阅读设置

加入书架

章节报错

阅读设置

主题背景

1 2 3 4 5 6

正文字体

微软雅黑宋体楷书

字体大小

|18|

页面宽度

800900100011001200

古代的化学(2/7)

书名:帝国的黎明  作者:鼓元吉  字数:5929字  更新时间:2021-03-17 22:51

  【帝国的黎明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零点小说【0xs.net】

  通过对矿物的分析,发现了许多新元素,加上对原子分子学说的实验验证,经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。草酸和尿素的合成、原子价概念的产生、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、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,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,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,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,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。

  19世纪下半叶,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以入化学之后,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,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。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、电离理论、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。物理化学的诞生,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
  到硫酸,不少人认为它是现代化工产品,其实古代就生产了。

  我国唐朝人辑录的炼丹术文集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》收录了东汉(公元25~220)末年炼丹术士狐刚子(又名胡刚子)的“出金矿法”,其中有“炼石胆取精华法”。所谓“石胆”是指硫酸铜的五水结晶体(),至今在我国还称为“胆矾”,因为它是蓝色,跟胆一样。“炼石胆取精华法”就是蒸馏胆矾,制取硫酸。因为硫酸铜的五水结晶体在受热分解后,生成氧化铜(CuO)、三氧化硫(SO3)和水。三氧化硫溶于水就成硫酸,用现代的化学方程式表示:

 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